淮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8年以来,淮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扎实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执行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切实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和各项重点领域信息主动公开,全年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微信微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渠道,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2018年度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
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对全局政务公开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领导对其职责范围内的政务公开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科室、局属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理顺工作关系,加强人员配备,并在经费、设备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抓好省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考评、2018年历次第三方测评、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落实集中督查、个人隐私保护集中排查、月度政府门户网站普查等省考评、测评、检查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完成时限、整改标准和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完成一件销号一件。
(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坚持权责清单制度。结合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完善权力运行监管机制。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认真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
(三)深化重点领域公开工作。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信息公开。公开年度部门决算和年度预算、“三公”经费情况、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加强人事机构信息公开。公开局领导简介以及局机关内设部门、局属单位职责、联系方式、负责人等情况。公开局机关人事任免、招考计划、录用信息情况。加强政策法规信息公开。按照规定公开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在购买社会中介机构服务等方面的政府采购招标公告、招标方案、中标公告、实施情况等信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做好项目基本信息和招投标、施工管理、合同履约、资金管理、验收等项目实施信息的公开工作。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信息公开。加大行政处罚检查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公开力度。
(四)加大政策解读力度。
进一步把握解读内容,突出文件出台的背景、重要意义以及与以往政策规定的变化之处;进一步规范解读程序,坚持“谁起草、谁解读,谁解读、谁负责”;进一步丰富解读方式,可通过数字化、图表、数据、图解等方式予以展现,让人民群众可读、可感、可视。加强政务公开查阅点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坚持现代传媒与传统方式并重,充分运用公告栏、明白卡、广播、电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公开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提高信息到达率。全方位推进办事公开,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五)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行动。
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实行审批和服务事项在线咨询、网上办理,做到利企便民。强化局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完善功能,健全制度,加强内容和技术保障,将局网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开平台、更加权威的政策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平台、更加及时的回应关切平台。
二、主动公开数据
2018年,通过淮南市城管局政务公开网共发布信息320条,城管执法和市容管理重点工作得到全面反映。
三、依申请公开数据
2018年,收到1条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已及时回复;未发生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未发生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的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被复议和诉讼情况
2018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被复议和诉讼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情况
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机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信息公开,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公开力度等问题。2019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继续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不断提升全局政务公开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