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淮南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增强社会公众市容环境卫生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共同创建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根据《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淮南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淮南市城市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营造优良的创城环境,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加强监管,强化管理力度,用齐抓共管的方式杜绝管理盲点,提升管控效率。实践证明,门前区域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和绿地美化工作较为多样和复杂,只有实时齐抓共管、部门联动以及源头施治的方式,才更有利于标本兼治,提升管理效能。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通过对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摸底,起草了《淮南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结合我市实际,借鉴了周边地市的先进做法,参阅了大量资料,召开了研讨会。经充分征求城管系统内部和外部相关单位意见,并经合法性审查后,出台了《办法》。
四、工作目标
通过对门前责任人的宣传、管理和监督,提高群众对“门前三包”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全力维护辖区良好有序市容环境,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促进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改善城区面貌,提升城市品质。
五、主要内容
规定“门前三包”责任范围和责任人;规定“门前三包”责任内容和要求;强化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在日常管理中的管理和整治职责;加强区城管执法部门对责任制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相关考评机制。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坚持宣教惩并举,营造“门前三包”强大声势。坚持宣传教育与严管重罚并举,打好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组合拳”。。
二是坚持齐抓共管,推动“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积极探索建立“门前三包”联动机制,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动“门前三包”责任落实。
三是坚持闭环管理,完善“门前三包”责任链条。进一步明确“门前三包”责任主体、监督检查、违规责任、罚则等,切实提高“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
八、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构:淮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解读部门: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解读人:史智
联系电话:0554-6892003